1月18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情况和新版目录。这是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连续5年对目录进行调整。
(相关资料图)
本次调整,共有111种药品新增进入目录,包括慢性病、肿瘤、抗感染、罕见病、新冠治疗用药等,3种药品被调出目录。121个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总体成功率达82.3%。
国家医保局已连续3年将新冠治疗用药作为医保目录准入条件,阿兹夫定片、清肺排毒颗粒等两个药品通过谈判降价将正式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谈判和竞价新准入的药品,价格平均降幅达60.1%。本次调整预计未来两年将为患者减负超过900亿元。
关注1
121个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
本次调整是国家医保局成立以来连续5年对目录进行调整。今年的目录调整主要面向新冠治疗用药、近5年新上市或说明书修改的药品、国家基本药物、罕见病用药等。
本次调整后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2年)》药品总数为2967种,其中西药1586种、中成药1381种。目录内中药饮片未作调整,仍为892种。3种目录外非独家药品直接调入,均为国家集采中选品种。17种目录外非独家药品通过竞价准入的方式被调入。91种目录外独家药品通过谈判准入方式被调入。另有3种国家药监部门注销文号的原目录内药品被调出。
从现场谈判情况看,共计147个药品(含目录药品续约谈判)参加现场谈判/竞价,121个药品谈判或竞价成功,总体成功率达82.3%。谈判和竞价新准入的药品,价格平均降幅60.1%,与往年基本持平。从患者负担情况看,通过谈判降价和医保报销,本次调整预计未来两年将为患者减负超过900亿元。
关注2
两个新冠治疗药通过谈判成功纳入目录
国家医保局介绍,该局已连续3年将新冠治疗用药作为医保目录准入条件,阿兹夫定片、清肺排毒颗粒等两个药品通过谈判降价将正式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第十版新冠病毒感染诊疗方案涉及的25个已上市药品中,21个品种已被正式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本次调整支持国产重大创新药品进入目录,共计24种国产重大创新药品被纳入谈判,最终奥雷巴替尼等20种药品谈判成功。有7个罕见病用药、22个儿童用药、2个基本药物被成功纳入目录,重点领域药品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
此外,本次调整新纳入的药品,绝大多数品种医保支付范围一律与说明书保持一致。在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本次调整也取消了目录内原有部分药品的支付限定,大幅提升药品可及性和用药公平性,扩大受益人群。
自2018年组建以来,国家医保局累计将618个药品新增进入全国医保支付范围,同时将一批疗效不确切、临床易滥用的或被淘汰的药品调出目录,引领药品使用端发生深刻变化。连续开展7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中选药品平均降价超过50%。同时,创新药进入医保速度明显加快,常用药品价格水平显著下降,重大疾病和特殊人群用药保障水平大幅提升,显著降低患者用药负担。
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会同人社部狠抓新版目录落实落地,切实做好新冠病毒感染者治疗费用保障,着力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用药保障水平。
揭秘
医保谈判现场
未触到底价企业和医保方都很着急
新一轮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的现场谈判于今年1月5日在北京启动。整个谈判持续4天,于1月8日结束。现场谈判先由企业方报价,企业方有两次机会报价并确认。如企业第二次确认后的价格高于医保方谈判底价的115%,谈判失败并自动终止。如果企业报价进入了谈判底价的115%范围内,则进入磋商阶段。最终企业的报价突破底价,谈判成功,药品按程序纳入医保目录。
医保方提示“一定要有诚意”
谈判现场,医保方谈判组组长需要现场开启装有药品底价信息的信封,再交由谈判组其他成员传阅。医保方掌握底价,由企业方进行报价,谈判主要围绕价格进行。
今年,多款呼吸道系统疾病的治疗用药进入谈判范围,其中不乏一些具有创新性、技术含量较高的药品。
“两次报价,第一次是关键。你们这个报价,离底价的115%相距太远了,一定要有诚意。”在一款治疗哮喘病的药品的谈判现场,谈判组组长对企业的报价作出回应。
医保方的谈判组组长对企业给出的报价有些着急,他建议企业方再充分考虑一下。“我们前期有过充分的沟通,为什么给出这样的报价呢?”这位谈判组组长因企业出价过高而直接给予提示。
企业方现场讨论后,主要谈判代表离席向公司负责人请示。
经过几次交流,企业给出了新的报价,但仍未触及底价。“再降2块钱,已经有一点诚意了,但还没有最大的诚意。”企业谈判代表再次离席。
“给总裁打了电话,我们再降2块钱。”企业方磋商后再次降价。
企业报价不进入底价,就意味着谈判失败,而底价是前期由国家医保局组织相关专家测算确定的。
“确定吗?”谈判组组长最后询问企业代表。
“确定。”企业谈判代表最终确定报价。
“本次谈判成功。”因企业给出的报价最终触及底价,谈判组组长宣布谈判成功。
事后,这位谈判组组长告诉记者:“其实我们和他一样,都着急。”
谈判现场频现“灵魂砍价”
医保谈判过程中,降价不是唯一目的,但最后的现场谈判,价格是核心议题。
在谈判过程中,企业方常常向医保方介绍其药品的创新性、生产成本,但触及底价才是谈判成功的决定性条件。而医保方会强调中国市场广阔、药品进入医保后对企业发展的影响,这是谈判的一大“筹码”。
“你们让一毛、一分利,都是惠及全国的乙肝患者。乙肝是门诊特殊病,报销的比例非常高,这也意味着全国老百姓将大量使用你们的药。”在一款治疗乙肝药品的谈判现场,谈判组专家和企业谈判的价格已经围绕小数点后两位数进行磋商。
每个谈判现场,都有类似的“灵魂砍价”。
“26.8,吉利。”企业方报价,“我们这个产品报价已经很低了,而且是国家基本药物。”
“26.6,六六顺。”医保方回价。
在另一个针对治疗结核病药品的谈判现场,谈判组专家同样强调门诊特殊病报销政策,以及药品进入医保后的巨大市场。
“医保基金是有限的,我们在有限的基金支撑下,尽最大可能让老百姓用上好药、新药,就是和企业共同找到能接受的价格,实现医保、企业和13.6亿参保人的多赢。”一名谈判组专家说。
对话
医保谈判组组长
谈判前才知道谈什么药底价现场启封
青岛市医保局医药价格和采购处处长李浩是此次谈判的谈判组组长之一。他接受采访时介绍,所有谈判专家都是在当天谈判开始前半小时抽签知道谈判药品,并迅速进行谈判前准备。谈判的核心议题是价格,对于为什么有一些企业不愿意降价,李浩表示,这一方面是由于企业对进入医保后扩大市场的预期不高,另一方面也是企业方和专家对药品价值的评估存在巨大差异。
:此次谈判的药品涉及肿瘤、罕见病、新冠病毒感染治疗等上百种临床用药。对这些药品的情况,你提前有了解和研究吗?
李浩:前期,我会把目录内的药品进行一个梳理,对于目录内药品的一些情况,包括药品的临床疗效、费用情况等,有一个总体了解。但许多情况前期是保密的。比如2022年的谈判,经评审选出120个药品参加谈判,评审专家评审出了哪些药品,这是我不知道的。同时,我们分成不同的谈判小组,即使我知道哪些药品进入了谈判程序,也不知道当天要谈哪些药。
:你是在谈判时才知道你要谈判的药品?
李浩:对。谈判是上午9点开始,我们从上午8点半前开始准备。我们提前抽签,知道了当天谈判的药品是什么。国家医保局会把药品的基本情况、参考资料、费用、创新性等信息给到我们。在做准备工作的这一点时间里,我们要把这些信息了解一遍。
当天进入谈判现场,谈判组才知道谈判药品,这样的制度安排也是出于公平公正的考虑。
:我看到现场是在谈判正式开始后,你当着谈判双方人员的面开启装有每类药品底价的信封。谈判过程有什么规定的程序吗?
李浩:对,每一类药的底价信息都是当面启封,医保方的谈判成员,也就是我们每组的5个人,都是在谈判现场才知道底价信息的。
每一个药的谈判过程中,我都会介绍谈判的规则,也会跟企业方的谈判代表说明,“我们给你们准备了材料,包括产品信息、谈判规则等,请你们认真阅读核对”。
:作为谈判组组长,你如何和谈判组其他专家配合?
李浩:按照谈判要求,组长作为主谈,对谈判品种总体的情况都需要了解。
谈判现场,我拿到底价后,就要大致判断出这个底价和厂家预期间的差距,如果底价定得相对较高些,那和企业谈判成功的几率也比较高,这种情况下,谈判就可以集中在尽量让企业方给出低价。如果底价定得相对较低,我会提示企业方,不要浪费第一次报价的机会,降低企业方的价格预期,也是为了能够谈判成功,引导企业方接受我们的报价。在我主谈时,谈判组的其他组员也会不断给我提供信息及谈判思路。
:有没有企业就是不愿意降价?
李浩:也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为什么企业不愿意降价,我想大概有两种原因。
第一种情况是,这个药在市场上用量比较小,基本处于市场饱和状态。企业对进入医保后扩大市场的前景相对悲观。第二种情况,就是企业方对产品的创新程度或临床疗效,和专家的评估和估值存在巨大差异。双方评估差异过大,企业方认为自身报价已经非常低,不愿意进一步降价。
记者吴为
关键词: 医保药品